關于開展2024年度丹東市民營企業“直通車”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及我省相關職稱政策,激發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根據《遼寧省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直通車”實施辦法》(遼人社規〔2023〕6號)和《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2024年全省職稱工作安排意見的通知>(遼人社〔2024〕4號),現就做好2024年度我市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我市范圍內的規模以上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科技企業、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智造強省建設和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所涉企業、頭部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重點集成電路企業、全省穩定工業經濟運行監測的重點企業建立勞動關系(企業為其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6個月以上)并符合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申報基本條件
(一)技術員:具備大學專科,或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或高級工班,或技工院校中級工班畢業,在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工程技術崗位上見習1年期滿,經所在單位考察合格。
(二)助理工程師: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或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在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工程技術崗位見習1年期滿,經所在單位考察合格;具備大學專科學歷,或高級工班畢業,取得技術員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歷,或技工院校中級工班畢業,取得技術員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三)工程師: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或大學專科學歷,或高級工班畢業,或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或相近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
(四)高級工程師:具有博士學位,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具有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或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五)未取得過職稱人員可按學歷及年限“一步到位”參加相應層級職稱評審,其學歷需滿足的基本條件如下:
①助理工程師:本科畢業滿1年;大專畢業滿3年;中專畢業滿5年。
②工程師:碩士畢業滿2年;本科畢業滿5年;大專畢業滿7年。
③高級工程師:博士畢業滿2年;碩士畢業滿7年;本科畢業滿10年。
三、專業理論知識、工作經歷和能力條件
(一)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技術知識。熟知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發現、分析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能熟練運用本行業技術標準和規程,在相關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二)能夠指導、培養下一級職稱人員工作和學習。
四、業績成果
(一)工程師業績成果要求,應在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具備下列7項中的3項以上條件。
1、完成市(廳)級科研課題1項以上。
其中:本項包括參與項目獲得市廳級以上獎勵。
2、參與市(廳)級以上中長期發展規劃、重大戰略決策等相關政策、標準、規范的制定,并頒布實施。
其中:主持縣處級中長期發展規劃、重大戰略決策等相關政策、標準、規范的制定,并頒布實施的,亦予以認可,本項須有正式頒布文件。
3、參與完成單位內部立項的重大項目1項以上或重點項目2項以上,取得一定的經濟或社會效益。
本項單位內部項目統一要求為2項,賦分表上對應“其他項目”。其中:
(1)一定的經濟效益一般適用于企業單位申報人員,只計算直接經濟效益。在項目后附“合同和對應的發票或銀行進賬、轉賬單據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認為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可選擇其中一種情況進行申報:
a、單個項目一次性取得合同收入實際到賬額達到20萬元以上。
b、單個項目為持續創造經濟效益狀態,連續2年以上取得了經濟效益或累計3年以上取得了經濟效益,按年度提供效益證明:只需提供每年有1次收入即可。
(2)一定的社會效益一般適用于事業單位申報人員:所參與的單位內部項目獲得縣處級以上行政部門的認可,如表彰、成果認定、驗收合格等。
4、主持制定單位內部管理標準、發展規劃、工藝流程等技術文件1項以上,實施成效明顯。
本項需要單位正式發布文件(含本系統),“實施成效明顯”指:
a、實施時間在3年以上,現在仍然處于實施狀態。
b、一次性事項“規劃、方案”等2項以上的獨立編制人,順利實施,完成時間在2年以上。
5、發表在本領域的研究成果1項以上。
其中:正式發表的著作、論文、完成的外部課題、未取得效益的知識產權成果等可認為符合本項,對應賦分表“論文”欄。
6、獨立撰寫技術研究報告1篇以上,引用數據齊全、結論正確,具有應用價值,并經2名本領域具有高級職稱專家出具評議證明。
獨立完成的教案(課標)、未經發布的技術標準(規范)等,可替代本項,免予提供專家評議證明。本項評議證明需要提供相關專家分別手寫書面評議證明和該專家職稱證復印件,一般情況下應為本部門或本單位的專家。
7、獲得1項以上下列授權(登記)知識產權成果之一,取得一定的經濟或社會效益:
(1)發明專利;
(2)實用新型專利;
(3)外觀設計專利;
(4)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其中:本項須是在實際工作中所取得的效益,所有權的轉讓費用無效。本項將嚴格審查,關于效益部分可參考“第3條”。
(二)高級工程師業績成果要求,應在取得工程師資格后,具備下列8項中的3項以上條件。
1、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三等獎以上或相當獎勵。
其中相當獎勵指:市(廳)級獎勵二等獎前5名或一等獎前8名。
2、完成省(部)級研究課題2項以上;或省(部)級科研課題1項和市(廳)級科研課題2項以上。
其中:市(廳)級科研課題前2名2項以上亦予以認可。
3、參與省(部)級以上中長期發展規劃、重大戰略決策等相關政策、標準、規范的制定,并頒布實施。
其中:主持市(廳)級中長期發展規劃、重大戰略決策等相關政策、標準、規范的制定,并頒布實施的亦予以認可。
4、主持完成單位內部立項的重大項目1項以上或重點項目2項以上,取得較高的經濟或社會效益。
本項的單位內部項目(含本系統),賦分表上對應“其他項目”。其中:
(1)較高的經濟效益一般適用于企業單位申報人員,只計算直接經濟效益。在項目后附“合同和對應的發票或銀行進賬、轉賬單據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認為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可選擇其中一種情況進行申報:
a、單個項目一次性取得的直接合同收入,實際到賬額達到100萬元以上。
b、單個項目為持續創造經濟效益狀態,連續3年以上或累計5年以上取得了直接合同收入的經濟效益,按年度提供效益證明:只需提供每年有1次收入即可。
c、在不符合a、b的情況下,多個項目(在滿足所申報的業績成果不超過6個的情況時)一次性取得的直接合同收入,實際到賬額累計達到100萬元以上。
(2)較高的社會效益一般適用于事業單位申報人員:
所主持的單位內部項目1項以上獲得市廳級以上行政部門的認可,如表彰、成果認定、驗收合格等。或所主持的單位內部項目2項以上獲得縣處級以上行政部門的認可,如表彰、成果認定、驗收合格等。
5、主持單位內部管理標準、發展規劃、工藝流程等標準制定2項以上,實施成效顯著。
本項需要單位正式發布文件(含本系統),“實施成效顯著”指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a、實施時間在5年以上,現在仍然處于實施狀態。
b、一次性事項“規劃、方案”等3項以上的獨立編制人,順利實施,完成時間在3年以上。或“a”1項、“b”2項。
6、發表在本領域的研究成果1項以上,獲得同行專家認可。
a、本項“研究成果”指:以獨立作者發表的著作一部、與人合著一部或多部的本人撰寫部分在10萬字以上。
b、本項“研究成果”指:以獨立作者發表的論文,主要是指CSCDCSSCISCISSCIEIISTP中收錄的期刊論文等。
c、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外部課題、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未取得效益的知識產權成果等可替代論文。
7、獨立撰寫技術研究報告2篇以上,引用數據齊全、結論正確,具有應用價值,并經2名本領域具有正高級職稱專家出具評議證明。
其中:以獨立完成人完成的教案、課標、未經發布的技術標準(規范)等對應到“技術報告”欄。本項評議證明須提供相關專家分別手寫書面評議證明和該專家職稱證復印件,一般情況下應為本部門或本單位的本專業專家。
8、作為主要發明人獲得下列授權(登記)知識產權成果之一,并取得較高的經濟或社會效益:
(1)發明專利1項以上;
(2)實用新型專利2項以上;
(3)外觀設計專利2項以上;
(4)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以上。
其中:主要發明人指前3名。本項須是在實際工作中所取得的直接經濟效益,所有權的轉讓費用無效。本項將嚴格審查,關于效益部分可參考“第4條”。
五、破格申報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評審條件
(一)破格申報工程師評審條件
對于不具備規定學歷(學位)要求,或具備規定學歷(學位)要求,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滿3年,在達到正常晉升的專業技術理論要求、工作經歷與能力要求,工作業績和成果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申報:
1.獲省(部)級科技獎勵或相當獎勵1項以上。
2.在應對突發事件(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中做出突出貢獻并獲得市(廳)級以上表彰獎勵。
3.滿足業績成果7項要求中的4項以上,并經2名本領域具有高級職稱專家推薦及業務主管部門同意。
4.獲得遼寧省技術能手,可破格申報相應系列中級職稱。
(二)破格申報高級工程師評審條件
對于不具備規定學歷(學位)要求,或具備規定學歷(學位》,取得工程師資格滿3年,在達到正常晉升的專業技術理論要求、工作經歷與能力要求,工作業績和成果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破格申報。
1.作為主要完成人(等級內額定人員)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三等獎或相當獎勵項目1項以上。
2.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國家級項目1項以上或省(部)級項目2項以上。
3.在應對突發事件(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中做出突出貢獻并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
4.滿足高級工程師業績成果要求的4項以上,并經2名本領域具有正高級職稱專家推薦及業務主管部門同意。
5.獲得遼寧省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省級技能大師工作站負責人,可破格申報相應系列副高級職稱。
六、申報程序
(一)申報人向本單位提出申請。申報人對照相應的職稱的標準條件,向本單位人事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申報材料。申報人對提交的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涉密材料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或由申報人所在單位進行脫密處理后方可用于申報。
(二)申報人所在單位審核
1.按照《關于印發遼寧省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遼人社規[2020]3號)規定,申報人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對審核和推薦意見真實性負責。
2.工作單位應對申報人提交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工作資歷,業績成果、獎項,論文論著等申報材料逐項進行審核,查驗是否齊全、真實、準確。
3.本著實事求是原則,嚴禁同一業績成果在不同年份、不同申報人之間重復使用,一經查實,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如同一業績成果,確由多人完成,請在申報材料中對申報人完成該項業績的具體部分加以說明。
(三)申報人所在單位民主評議。申報人所在單位須成立相應考評領導小組,可采取單位領導、人事干部、考評專家等聯審的方式,依據申報人的人事檔案、專業技術檔案、業績成果,日常考核和實際貢獻等,綜合考評申報人的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擇優確定本單位申報人選。
(四)申報人所在單位集中公示。用人單位將申報人選基本情況,民主評議結果、主要業績等在本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接受群眾監督,對有反映和爭議的材料,要認真核查。在正式上報前,應將不符合要求和有爭議尚未核實的材料剔除。
企業將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材料審核公示后(參加高級評審的需要有企業法人簽署的推薦信),集中向屬地(不考慮企業注冊地)人社部門申報。申報過程中企業需提供單位營業執照、勞動合同或聘用合同及參評人員在本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憑證,
七、申報材料要求
(一)關于申報人組卷。紙質卷材料是評委會作為評審的主要依據,主卷順序和要求詳見附件,請申報人認真按要求完成。對于公章蓋錯位置、評語寫錯位置等不規范情況,評委合可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取消申報資格等不同處理方式。
(二)關于有效獎項認定。按照遼人社發〔2021〕3號、遼人社發〔2021〕10號文件規定,申報獎項主要是指省部級政府獎勵和全國性社會力量獎。全國性社會力量獎,是指列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社會科學獎勵目錄的社會力量獎。其它獎勵不認定為申報的主要業績。
(三)關于業績成果要求
1.申報人提交的本人業績成果,須提供由本人完成的證據鏈清晰有效的證明材料,否則不予認定為有效業績。
2.申報人所提供的業績材料必須是在取得現級別專業技術資格后獲得的,否則不予認定為有效業績。
3.申報的獲獎證書和相關材料,應為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的,非本專業或非相近專業的獎勵項目或材料不能作為晉升本專業職稱的依據。
(四)實行個人和單位雙重承諾制度。
(五)實行研究成果檢索查詢制度。申報人發表或出版的研究成果需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進行研究成果期刊信息或出版物信息查詢并打印查詢頁,通過“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清華同方中國知網”、“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央宣傳部出版物數據中心”等主流數據庫進行本人研究成果信息的檢索,國際研究成果須提供科技文獻檢索證明。非本專業或非相近專業的研究成果不作為評審依據。
八、評審方式
規模以上企業可以采取進企服務的方式靈活開展。其他企業采取評審例會進行統一認定。中、高級職稱評審實行答辯、閱卷、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初級職稱實行閱卷評審方式。中級和副高級職稱評審繼續采用綜合評價和行業認可的評價模式,注重社會和業內認可,建立以同行專家評議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綜合運用成果展示、個人述職、面試答辯、履歷分析,業績考察、考評結合等多種形式,確保評審客觀公正。
初級職稱評審采取閱卷評審。中級職稱評審采取閱卷量化評審,綜合分數滿分100分。高級職稱評審采取閱卷量化評審、答辯方式,綜合分數滿分100分,量化賦分占總分權重60%,答辯分占總分權重40%。評委會按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準的通過率,以例會投票表決的形式,確定最終評審,通過后頒發相應級別的職稱證書。
九、其他說明事項
(一)參加直通車評審和社會評審采取個人自愿原則,民營企業參評者可以個人自愿選擇參評,每人每年只能申報1次職稱評審。
(二)本標準所規定的基本條件、學歷資歷要求、專業理論知識條件,工作經歷和能力條件,業績成果要求必須同時具備。
(三)學歷(學位);是指國家教育行政等主管部門認可的學歷學位。
(四)學歷、資歷要求中涉及學歷專業為工程技術專業,所學專業須與所從事專業相同或相近,參評人員所學專業與報評專業不相近的,需提供與報評專業相近的繼續教育證明;畢業年限為從事所申報的工程技術專業年限。
(五)本次評審申報外語,計算機不做限制性要求,繼續教育可以先評后補。
(六)初級職稱(助理工程師、技術員)業績成果不做具體要求,側重對參評人員的工作實績考核,所取得的技術報告,軟課題研究報告、規劃設計方案、施工或調試報告、工程試驗報告、標準規范制定、行業工法等可作為替代條件進行申報。
(七)對民營企業引進和培養的海內外人才、急需緊缺人才,不論是否取得過職稱,均可根據其業績水平直接申報相應層級職稱。其中,與我市企業簽訂工作協議1年以上且每年累計在丹工作不少于2個月的柔性引進人才(符合”鴨綠江英才計劃2.0版”相關規定),可在我市按規定申報職稱。
(八)當地人社部門需對申報人的個人材料進行核驗,不符合規定條件的嚴禁申報。
十、時間安排
小型科技企業(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直通車”一年多評,規模以上企業可以隨時安排。其他企業上半年報卷時間截止至2024年6月28日,評審時間計劃安排在2023年7月;下半年報卷和評審時間另行通知。
十一、收卷單位及聯系方式
收卷單位:丹東市人社局人才開發科509室
電話:0415-3192706
地址:丹東市振興區濱江西路6號
附件:
1.組卷指南
2.量化賦分表
丹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6月18日